后疫情時代采暖散熱器行業新秩序(二)
時間: 2021-11-08瀏覽次數:
只有暖通行業的龍頭企業具備能力引領整個行業的創新和改革。
后疫情時代采暖散熱器行業新秩序(二)
與其它行業相同,暖通行業最新感知到市場變化的必然也是小微企業,但最終能作出正確反應和選擇的一定是市場中的實力企業。與傳統的理論性案例不同,小微企業在轉型難度上雖然容易,普遍認為船小好掉頭,但這種轉型僅限于經營模式的改變,比如線上線下的轉換,從電商平臺轉到直播帶貨等等。然后,在面臨整個行業和市場需求變化、市場困局的時候,或者面臨整個市場極具縮小的時候,最先被市場淘汰的必然是小微型企業,他們沒有能力來支撐這種市場的寒冬,也沒有相應人才隊伍來研發和開展新模式,暖通行業屬于高成本行業,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的價格上漲都能造成暖通行業的小微型企業關門。這種情況下,只有暖通行業的龍頭企業具備能力引領整個行業的創新和改革。
投機誘惑與創新回報
節能減排是近年來的國家政策,這一政策在各行業中逐步落實。暖通市場的消費者對采暖設備的裝飾性、經濟性等要求進一步提高,產品創新設計水平,在性能和外觀上都備受消費都矚目,以暖氣片行業來看,雙重防腐技術和防熏墻設計,國內暖通行業的技術人才在新產品開發上,無認外觀,還是產品性能都達到的國際高端水平,這種行業創新能力與國內市場消費需求的磨合可以說是完全匹配完美結合的,也是整個國際市場中國內行業軟實力表現。
無可厚非,抄襲、模仿在各行各業務中不可能避免的,其好處也是大多數企業無法抗拒的,無論從產品的外觀設計、結構設計,還產品的新功能、新技術的開發,抄襲模仿的對象一定是這個行業中經過市場檢驗的成熟產品,這種估法可以節約研發團隊的成本,又能快速跟上消費市場的潮流,快速集中優勢資源重點保障產能和渠道拓展。
然而,抄襲模仿帶來的災難性后果往往被忽視,進行抄襲和模仿的企業在銷售渠道架構上省去與市場直接溝通環節后,必然失去對市場發展趨勢的判斷能力,用降價供貨的方式將終端的經營成本轉嫁到銷售渠道身上,用抄襲模仿的方式將創新的研發成本轉嫁到其它同行身上,以此換來的快速擴張注定是賺快錢的投機經營行為。(未完待續)
(成都??ū寂?13880771681)